科技日報記者 趙向南
日前,山西呂梁市科技局面向該市13個縣(市、區)工科局(發改工信和科技商務局、科技創新領導小組辦公室),以及各省級開發區科技管理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征集2025年度科技創新平臺(以下簡稱“創新平臺”)建設需求。“申報建設的創新平臺,只要符合相關條件,按‘達標即準’原則支持。”4月14日,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永勝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表示,“我們不僅要讓創新平臺興建起來,還要讓其強壯起來,助力全市科技創新‘突圍’。”
創新平臺匯聚人才、資金、信息等各類創新要素,是科技創新的主陣地,也是推動有組織科研的關鍵抓手。2024年以來,呂梁市針對創新平臺稀缺、承載能力弱問題,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激勵企業和科研院所聯手建設創新平臺,強化對創新平臺績效考核,優化創新平臺布局,推動創新平臺提質增效。
達標即準,讓更多創新平臺興建起來
4月8日,在位于呂梁孝義市的山西省多功能鎂合金成型技術創新中心,科研人員正忙著做高強耐熱鎂合金、高比能鎂電極材料實驗。“這是公司首個省級創新平臺。我們要用好用足各項優惠政策,疊加太原理工大學科研和人才優勢,努力建成全國一流的多功能鎂合金成型技術創新高地。”山西東義鎂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恩耀信心滿滿地說。
該創新中心依托山西東義鎂業有限公司,并聯合太原理工大學建設,旨在突破多功能鎂合金材料的應用技術瓶頸。“我們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建立研發機構創新平臺,參與重大科技項目攻關。”李永勝說。
呂梁是著名革命老區,也是全國最大優質主焦煤基地、焦化產業基地、氧化鋁生產基地和清香型白酒基地。李永勝坦言,“全市經濟快速發展,但創新平臺數量少和科研能力不強,導致難以匯聚頂尖科研人才,在承接重大科研項目時力不從心,前沿科技創新研究工作也困難重重。”
堅持問題導向,2024年,呂梁市開展創新平臺培育工作,出臺《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管理辦法》,以及《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完善政策支撐體系,解決創新平臺建設滯后、管理機制不完善等突出問題,增強創新平臺對產業創新的驅動效能。
《措施》明確規定,“真金白銀”支持各類創新平臺及載體建設。如,對獲批(認定)建設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中試基地等創新平臺分別予以500萬元、300萬元、100萬元建設經費支持;對獲批(認定)建設的省級和市級新型研發機構分別予以100萬元、50萬元建設經費支持。此外,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也分別給予一定獎補。
創新平臺建設中,呂梁堅持創新引領、服務該市“985”重點產業鏈與千億級產業集群,打造導向鮮明、聚才引智的創新陣地。
“我們嚴格按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管理辦法》規定,支持龍頭企業聯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圍繞9條工業產業鏈、8條特色農業產業鏈、5條服務業產業鏈以及千億產業集群,共建各類創新平臺,鼓勵其開展重點產業關鍵技術攻關。”李永勝說,創新平臺建設申報后,局里采取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臺賬化落實,“只要符合條件就準許建設,做到了達標即準建、免申即享優惠政策。”
2024年,呂梁成功獲批山西省多功能鎂合金成型技術創新中心、山西省白酒生態釀造技術創新中心等5個省級創新平臺,新認定呂梁市新型光電材料及其器件重點實驗室等21個市級創新平臺。截至目前,呂梁全市省級、市級創新平臺總數達到40個,科技創新的合力不斷增強。
績效評價,讓更多創新平臺強壯起來
呂梁交城義望鐵合金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碳錳鐵冶煉工藝,并用鐵合金冶煉廢渣生產無機纖維密度板,填補了國內空白。該公司在呂梁市科技局指導下,成立呂梁市液態廢渣資源化利用重點實驗室,開展熱能回收、提取有用元素科研攻關。該公司負責人說:“我要用好這個平臺,積極申報科研項目,破解廢渣資源化技術難題,提高企業綠色循環發展水平。”
“創新平臺既要興建起來,但不能為建而建,也不能建而不管。要讓其強起來、壯起來,發揮匯聚創新資源、推動科研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產業升級的作用。”李永勝表示。呂梁通過政策和資金支持、科學引導和管理,引導創新平臺開展有組織科研、解決產業技術難題,幫助該市提升產業層次、發展能級。
呂梁市科技局實施創新平臺托舉工程,支持各級創新平臺共享實驗儀器設備,支持平臺化落地產學研合作項目;同時,支持企業利用創新平臺,開展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通過“揭榜掛帥”方式,利用國內外優勢創新資源解決關鍵核心技術難題。記者了解到,科技型企業和創新平臺開展的科研項目,均有一定數額財政補助,并給予科技成果轉化風險貸款補償。
呂梁市科技局采取績效評價、動態管理等手段,優化創新平臺布局。據介紹,績效評價就是對創新平臺承擔國家級、省級、市級重大科研任務、資金投入、培養引進人才、科研成果轉化、行業引領示范、經濟社會效益、運行管理機制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價,作為是否給予建設經費支持的重要依據。“考慮到科研周期長等因素,每3年為一個績效評價周期,按創新平臺每年績效分期給予支持。”李永勝說。
《措施》規定,對績效優秀的省、市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臺,按上年度技術成交額給予一定獎勵。日前,呂梁市科技局摸底調查全市各類創新平臺,將圍繞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等環節,進一步明晰各創新平臺定位,從而對其進行動態調整,形成體系化布局。
“今年爭取在山西省實驗室建設領域實現重大突破,新增市級及以上創新平臺10個,進一步提升我市創新平臺的整體能級與核心競爭力。”李永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