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實習生 田詩涵
“博物館文物都用到了哪些防震技術呢?”“簡牘的養生秘訣是什么呢?”“浸冷式液冷技術都有哪些奇妙之處?”……5月9日,甘肅省第十屆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在甘肅蘭州舉行,來自甘肅省各行各業的參賽選手,以妙趣橫生的敘事與多元創意的表達,將晦澀的科學奧秘編織成生動易懂的故事,讓前沿理論與奇妙現象在趣味中綻放光彩。
本屆大賽以“矢志創新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緊扣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同等重要戰略部署,通過解讀前沿科技與本土特色資源,推動科技資源科普化,助力甘肅省科普人才隊伍建設。大賽由甘肅省科學技術廳、甘肅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甘肅省生產力促進中心承辦,西北師范大學協辦。
今年,甘肅省科普講解大賽初賽報名人數再創新高,共有319名選手通過預選賽晉級半決賽,最終43名選手脫穎而出,站上決賽舞臺。選手演講的內容從宇宙探索到生命科學的宏觀與微觀世界,延伸至科技前沿與生活應用的多維場景,科技硬核接“地氣”、有深度;多媒體技術運用、互動式講解、情景化演繹,形式新穎、精彩紛呈;線上同步直播吸引超百萬人次觀看,評論區留言討論熱烈,精彩講解化作“科普盛宴”,實現了科學發現和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社會公眾。
甘肅省慶陽市融媒體中心的張樺林講解主題是“給服務器泡個‘冷水澡’——神奇的浸冷式液冷技術”。她在講解中提到,目前浸沒式液冷技術已經被數據中心廣泛應用,成為了數字基礎設施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引擎。
“在剛開始了解到這個技術的時候,我覺得非常神奇,如何能讓兩個原本水火不容的事物共生,并且達到一種科學效應以及一定的應用需求,所以我選擇了這個主題,也希望更多的朋友了解到這個技術。”張樺林說。
“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讓博物館里的文物‘跳起了舞’:青銅器搖搖欲墜,瓷器搖搖欲碎,書畫搖搖欲飛……這可不是什么有趣的場景,而是文物工作者們最擔心的噩夢。”武威市科學技術協會韓嫣以生動的語言講解了四個具體的應對“計謀”,她希望能夠通過科技的力量和人類的智慧,為博物館里的文物筑起一道道“防震長城”。
西北師范大學精心籌備校級選拔賽,共推薦了5名選手參加省級半決賽,最終3名選手進入決賽。西北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馬世年表示,西北師范大學一直堅持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兩手抓”,以科技創新牽動科學普及工作,將科普融入教學、科研和社會實踐中,聚焦服務國家戰略與甘肅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創新理念科學育人,實現了科普能力提升與學科建設齊頭并進的良好局面。
據悉,本屆科普講解大賽恰逢甘肅省大賽創辦10周年。10年間,甘肅省累計選派27名選手參與全國科普講解大賽,甘肅省科技廳多次榮獲優秀組織獎。甘肅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馬騰宇表示,近年來,甘肅省科技廳堅持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協同推進,大力實施強科技行動,組織研產融合科技攻關賦能計劃,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和科技人才引育,不斷夯實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全社會參與的大科普格局日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