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力媛 科技日報記者 王春
累計接待觀眾突破200萬人次,帶動城市消費超百億元,截至目前展覽總營收5.8億元,獲得290億次媒體曝光……5月9日,記者從“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閉幕倒計時100天新聞發布會獲悉,自2024年7月19日開展以來,這場“從尼羅河到黃浦江”的文明對話已經刷新了中國乃至全球博物館收費展覽觀眾人數、單個特展文創銷售額和媒體傳播總量等多項歷史紀錄,成為國際文博界的現象級事件。
“‘古埃及文明大展’作為上海博物館‘對話世界’的第四展,是有史以來全球最大規模、亞洲最高等級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更是中國官方博物館首次與埃及政府合作,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及其最新考古發現的世界頂級文物展覽。”上海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專項指揮部執行指揮李峰介紹,上海博物館打造了3000平方米的沉浸式展陳空間,結合數字技術還原古埃及場景,不僅展現了古埃及文明的深邃內涵,也開創了多項國內外先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通過投影、VR、交互裝置等技術的綜合運用,突破了傳統靜態展陳模式,讓文物“活起來”。這些技術革新不僅提升了觀展體驗,也為全球文博領域的數字化探索提供了范本。
在“法老的國度”展廳,7臺投影機搭配超寬幅環幕形成“混沌之水”互動場景,觀眾可通過手勢攪動虛擬水面,觸發藍蓮綻放、阿圖姆創世等神話動畫,喚醒九柱神與馬阿特女神形象,生動演繹古埃及創世神話;在“消失的法老:胡夫金字塔VR體驗”中,觀眾佩戴VR設備后可在45分鐘內自由探索胡夫金字塔內部結構,包括未開放的神秘區域,體驗涵蓋攀爬金字塔頂部俯瞰吉薩高原、乘坐太陽船航行尼羅河等場景,結合自然體感交互,增強歷史臨場感……
5月10日起,展覽將正式進入100天倒計時。“錯過了此次展覽就要去埃及看了。”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透露,上海博物館將在之后3個多月的展期內,在上海乃至全國,通過線上和線下平臺,繼續推出豐富多彩的主題宣推活動。
為滿足公眾觀展需求,從7月1日起至8月17日展覽閉幕,除周一閉館日外,該展將每天加開夜場至21點。“展期最后一周,我們將開啟 ‘不眠夜’模式,邀請觀眾一同參與史無前例的‘7×24小時不閉館’的埃及展觀展體驗,創造全球博物館168小時連續開放的世界紀錄。”褚曉波表示,在未來的100天展期中,他們繼續放大展覽溢出效應,讓這個展覽真正成為文旅行業培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的“核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