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俠 通訊員 王媛
5月10日,記者從位于四川省達州市的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以下簡稱普光氣田)獲悉,自普光氣田普光305-3T井“液氮誘噴排液”復產后,日產氣量已達約6萬立方米。這是普光氣田今年成功復產的第一口高含硫停產井,復產后累計增氣量450萬立方米。
據悉,近年來,隨著氣田的不斷開發,高含硫氣井面臨的“水患硫害”問題日益嚴峻,成為制約穩產上產的突出矛盾。通過優化更新,普光氣田創新形成“進攻+防守”組合措施,攻守兼備地打好氣井措施上產組合拳,今年以來,已累計增產天然氣超8000余萬立方米。
普光氣田采氣廠技術人員創新采用“液氮誘噴排液”“環空液氮氣舉”等措施,成功突破高含硫產水氣井產量小帶液難問題,讓“沉睡”的氣井重新煥發了生機。在持續優化“進攻性”措施的同時,該公司還建立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立體化維護體系。
記者了解到,該公司不斷完善“一井一策”動態管理機制,每日開展氣井運行狀況排查,發現異常后及時開展“井筒溶硫劑清洗”“機械清蠟”等維護性措施,針對兼受硫堵和產水的氣井,采取“復合藥劑+機械除硫”組合措施,將問題消弭在初期階段。
今年以來,普光氣田采氣廠組織開展井筒溶硫劑清洗、機械除硫、預防性機械清蠟等維護性措施約120井次,大幅改善氣井生產狀況,累計增產氣量近6000萬立方米,為氣田長期穩產構筑起了一道堅實的“防護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