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就業是青年融入社會的第一步,如同人生的“第一粒紐扣”,關乎個體價值實現與社會發展活力。
當前,我國正以“高質量充分就業”為目標,構建就業友好型社會,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持續發力,從技能培訓到權益保障,從扎根基層廣闊天地到逐浪數字經濟新興賽道,青年就業圖景日趨多元。
即日起,本報推出“凝‘新’聚力促就業”欄目,追蹤產業轉型中的職業新機遇,聚焦科技發展中的就業新動向,與讀者共同記錄、見證托舉民生福祉的政策溫度,拓寬就業空間的改革智慧,提升就業質量的擔當作為。
科技日報記者 代小佩
日前,騰訊公司宣布:三年內新增2.8萬個實習崗位并加大轉化錄用力度。今年將迎來1萬名校招實習生,有六成面向技術人才開放。這是騰訊系統性擴招的一項舉措,被稱為騰訊“史上最大就業計劃”。
今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預計達1222萬人,較上一年度增加43萬人,創歷史新高。在貿易保護主義等不穩定因素影響下,騰訊“官宣”提供2.8萬個實習崗位,對就業市場而言無異于一針強心劑。
談及此舉初衷,騰訊全球招聘負責人羅海波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騰訊始終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在互聯網行業中,騰訊最早把校招作為吸納人才的重要渠道,招聘數量也一直處于領先水平。近年來,隨著騰訊業務發展,尤其是AI大模型等‘新芽業務’,需要持續引入人才,保持創新活力。”
為了保障系統性擴招,騰訊推出了一系列配套舉措。
羅海波介紹,騰訊內部提供完備的培訓體系、豐富的學習資源、完善的福利制度,支持新員工持續學習和成長。比如,為新同學配備行業、業務雙導師——行業導師幫助新人構建全景式行業認知,業務導師在專業上帶領新同學更快熟悉崗位需求,幫助學生順利從校園過渡到職場。
青睞技術人才,是騰訊實習崗位的鮮明特點。
今年,騰訊開放的校招實習崗位涵蓋技術、產品、設計、市場、職能等五大類70多種崗位。隨著大模型加速落地,騰訊也加大了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游戲引擎等技術類崗位的招聘力度,技術類實習崗位占比將超過60%。
羅海波說,騰訊很重視技術人才招聘。例如,騰訊推出的“青云計劃”,聚焦AI、大數據、機器人等十大技術領域,設置了100多項技術課題,并推出AI大模型招聘專項,致力于支持青年人才深度參與前沿技術課題與核心業務。
“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背景下,騰訊也強化對科技人才的前瞻性儲備,與青年人才共同成長,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創新。”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人才官奚丹表示。
騰訊此次擴招提供全球范圍內的工作崗位。
今年春招,騰訊崗位工作地除了覆蓋深圳、北京、廣州、上海、杭州、成都等6大城市,還輻射新加坡、美國、英國、日本、荷蘭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截至目前,騰訊已進入40多所高校展開校園宣講會;線上宣講會提供了技術、產品、游戲等8個專場,覆蓋人才超40萬名。
為促進新業態的高質量就業,騰訊“雙管齊下”:一方面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另一方面依托數字生態,創新就業形態、增加就業機會。例如,由微信公眾號、小程序、視頻號、微信支付、企業微信等構成的數字生態,持續創造新就業機會。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統計顯示,微信生態拉動直接和間接就業機會超5000萬個。
此外,騰訊聯動生態合作伙伴助推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升級,激發社會對數字化人才需求,催生上百種新職業、新工種,例如小程序開發、運營人員崗位及視頻號運營師等。
今年6月,騰訊將啟動新一年的“青云計劃”,2026年秋招也將在下半年啟動。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說,人才是騰訊最寶貴的財富。騰訊希望通過系統性擴招與全球化布局,持續為年輕人才提供廣闊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