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
“發放育兒補貼,看得見、摸得著。”在7月30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紅表示,育兒補貼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大范圍、普惠式、直接向群眾發放的民生保障現金補貼,有助于減輕家庭養育負擔。
根據近日印發的《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從2025年1月1日起,無論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領取育兒補貼,直至年滿3周歲。
那么,育兒補貼怎么申領、每年發放多少錢、什么時候發到手?針對公眾關心的問題,多部門負責人在發布會上一一回應。
不分戶籍、流動人口,線上就能領
“育兒補貼不分城鄉、民族、區域,也不分一孩、二孩、三孩。”郭燕紅說,育兒補貼實現三孩生育政策下家庭支持的全面覆蓋,符合條件的嬰幼兒能夠平等享受。
得益于全國統一的線上申領信息系統,育兒補貼申領最大限度精簡材料、優化流程、提高效率,能夠實現網上辦、一次辦。“不出門、隨手點、輕松辦,支付寶、微信等平臺均開通育兒補貼申領入口。”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長王海東表示,育兒補貼信息管理系統和公安、民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部門建立了信息共享機制,實現大數據比對校核。家庭申領時只需提交嬰幼兒出生醫學證明、戶口簿等必要材料。
“無論是戶籍人口還是流動人口,都可以線上申領。”郭燕紅說,線上是申領主渠道,因特殊原因無法線上申領的也可到嬰幼兒戶籍地鄉鎮、街道辦理。
每年3600元,不滿一年有對照表
“0—3歲是兒童成長的關鍵階段,也是家庭養育特別需要支持的時期。針對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提供生育支持是國際通行做法。”王海東介紹,結合我國發展階段和財力狀況,育兒補貼制度覆蓋3歲以前的嬰幼兒養育階段。
《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顯示,從2025年1月1日起,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3周歲以下嬰幼兒發放補貼,至其年滿3周歲。那么,在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的3周歲以下嬰幼兒能不能獲得補貼呢?
“這部分嬰幼兒按照應補貼月數折算計發補貼,也是發放到年滿3周歲。”王海東解釋,為了方便群眾申領,相關部門為2022年至2024年各月份出生的符合條件嬰幼兒專門制定了補貼申領金額對照表,需要的群眾可以在網上查閱,一目了然地知道孩子申領補貼的金額。
“中央財政將設立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項目‘育兒補貼補助資金’,今年初步安排預算900億元左右,總體承擔約90%。”財政部社會保障司司長郭陽介紹,除了育兒補貼,中央財政還投入30億元支持普惠托育服務。
“現金補貼+全周期保障”,減輕養育負擔
“按照工作計劃,各地將在8月下旬陸續開放育兒補貼申領。”王海東說,國家和各地已經完成育兒補貼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正在進行全流程測試。各地也在組織配備工作力量,對基層工作人員開展業務培訓。
除了真金白銀的現金支持,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還包括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延長產假、加大普惠托育服務供給、推進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提高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積金最高貸款額度等一系列舉措。
“生育津貼由生育保險支付,保障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活費用,‘十四五’期間參保人累計享受各項生育保險待遇9614萬人次,基金累計支出4383億元。”國家醫保局待遇保障司負責人劉娟介紹,通過報銷生育醫療費用、發放生育津貼,生育醫療費用實現了從“十月懷胎”到“一朝分娩”的全周期保障,切實減輕了養育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