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麻省理工技術評論》雜志宣布“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2019”評選結果。如果用一個詞形容本屆榜單,那就是“接地氣”。給人最直觀的第一感覺是,技術的名字有點“土”。
除了新型核能技術和二氧化碳捕獲技術聽起來還算“高大上”,搬積木的靈巧機器人、購物助手阿里小蜜(Alime)、能測心電圖的蘋果手表、臨床測試中的癌癥疫苗、尚在研發的早產預測、已經投入使用的腸道顯微膠囊,甚至聽起來“難登大雅之堂”的人造肉和無下水道衛生間技術也紛紛入選。這和動不動就暢談“腦機接口”“量子計算”“深度學習”的《麻省理工技術評論》“氣質”并不相同。到底是技術發展得不夠快,還是這次評選“走歪了”?
作為評選嘉賓的比爾·蓋茨特別為榜單寫了題為“我們怎樣創造未來”的序言,為我們揭開了謎底:“改變人類的技術創新既能延長壽命,又能提高生活質量……美好生活,就是值得為之奮斗的未來?!闭脛摽?20年的《麻省理工技術評論》,是在從一個新的角度預測未來的科技發展方向——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
細細解讀確實如此。靈巧機器人未來有望走向復雜產品生產線,也能幫助人類承擔“家務”;具備語言能力的人工智能(AI)系統將從物流協調員變成人類生活的“管家”。未來機器人和AI技術將使人類生活愈加輕松、方便、節約時間。新型核能技術將為人類提供低碳環保、安全充足的能源;二氧化碳捕獲技術可以吸收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再合成燃料;人造肉技術既能滿足人類的營養和口味需求,又能避免飼養動物對環境的巨大傷害。這三種技術將有效緩解人類面臨的環境和資源難題。早產預測技術能夠降低嬰兒死亡率;腸道顯微膠囊有助于環境性腸功能障礙(EDD)的診斷治療;定制癌癥疫苗可以幫助人類抗擊不治之癥;可穿戴心電儀能輔助心腦血管疾病的實時監測;無下水道衛生間則能提高衛生質量,降低患病率。這些技術的目的都是保障人類健康生活。
比爾·蓋茨在序中寫道:“說到改變世界的突破性技術,我首先想到的是‘犁’……犁能以更有效的方式惠及更多的人,它完美地代表了人類創新的歷史?!?/p>
人類就是要以科技為犁,“耕種”美好未來。(胡定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