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史稱鳳城,坐落在這里的中國醫藥城(簡稱藥城)如今迎來了“新鳳凰”——國際遺傳工程和生物技術中心(ICGEB)中國區域研究中心。
“讓世界科學家有機會在這里攻克疾病研究難題。”近日,前來參加ICGEB中國區域研究中心活動的ICGEB科學協調官勞倫斯·班克斯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這樣說。
全球首家?中國藥業走向國際的“橋頭堡”
班克斯介紹,ICGEB是聯合國系統內的非營利性政府間國際組織,由來自全球65個國家的大約700名科學家組成,是一個大型的國際科學研究推廣組織。其運作模式與很多機構不同,除舉辦學術會議和論壇外,它更加實際,更多地致力于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目前,ICGEB研究的5大領域為傳染性疾病、非傳染性疾病、醫療生物技術、工業生物技術以及植物生物學與生物技術。
他說,ICGEB中國區域研究中心是其全球首家區域研究中心。它的設立離不開中國科研人員的鼎力支持。這也是對中國近些年不斷加強對生物醫藥技術領域投資、推廣以及尋求合作做法的肯定。
藥城是引領中國醫藥產業發展、保證中國醫藥產業走向國際市場的“橋頭堡”。目前,園區內已經成功聚集了眾多知名醫藥研發機構,其中就包括全球制藥50強的武田制藥、勃林格殷格翰和阿斯利康等。
三項計劃?ICGEB中國區域中心深耕發展
對于未來ICGEB在中國的發展,以及與藥城和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的合作,班克斯充滿期待。他說,未來幾年中,ICGEB將在中國開展三項合作計劃。
首先是數周后就將啟動的“In?China”“三步走”項目,通過設立國際獎學金項目、共建聯合實驗室或區域研究中心、建設ICGEB中國分部,吸引ICGEB全球研究室的科學家來中國區域研究中心,甚至是中國其他地區開展工作。
其次,ICGEB還將在中國開展一些學術會議與學術課程。去年11月,ICGEB就已與復旦大學共同舉辦了“第六屆國際遺傳工程生物技術中心人類RNA病毒研討會”,為中國的學者提供了一次與國際專家學術交流的機會。
此外,ICGEB還將支持中國的科學研究、培養年輕有為的科學家納入他們的工作計劃。班克斯指出,ICGEB將資助海外的中國青年科學家回國進行科學研究,開設個人實驗室。未來,要讓中外研究人員共同努力,一起為中國和世界的科學技術進步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創新合作?中國醫藥城發展的永恒主題
班克斯說:“ICGEB中國區域研究中心將通過科學的人才培養、提供優質的研究場所、召開學術論壇、設立工作室等,讓世界科學家有機會在這里攻克疾病研究難題。”他期待新的療法、疫苗以及診斷技術在藥城誕生。
“加強創新、促進對外短期協作和長期合作”是班克斯對中國區域研究中心未來的發展,乃至中國生物研究領域未來的發展提出的建議。
“只有在做創新性科研的時候,研究成果才能影響整個世界。”班克斯認為,藥城的未來最需要加強創新,推動創新科學;其次就是加強合作,構建“世界性的網絡”,從不同的地區引進專家,聚焦到中國區域,通過中外的積極探討合作,找到最合適的方式方法,從而推動產業發展。
班克斯認為:“ICGEB中國區域研究中心就像一個孵化器,通過多層深入探討,科學家可以為疾病的研究、治療等提供新的想法、目標以及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