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
5月13日,記者從中國石化獲悉,中國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氣基地”再獲重大突破——中原油田部署在四川盆地普光地區的鐵北1側HF井試獲日產31.45萬立方米高產工業氣流。該井垂深超過5300米,水平段長達1312米,刷新了我國頁巖氣井垂深紀錄。
普光氣田是我國首個實現規模開發的深層高含硫氣田,已高效開發20年。為實現長期穩產目標,中國石化不斷尋找新的資源補充,將目光鎖定到普光二疊系。普光探區二疊系超深層頁巖氣資源量豐富,但資源大都分布在埋深超過4500米的超深領域,地表、地下“雙復雜”導致地層速度變化快,追蹤難度極大,被業界視為“深地禁區”。為攻克這一難題,中國石化持續展開攻關,探索形成創新處理技術,實現了水平段優質頁巖鉆遇率100%,鉆探精度堪比“在千米深的地下穿針引線”,最終成功鉆探鐵北1側HF井。
針對鐵北1側HF井超深層頁巖氣藏存在的地層壓力高、應力差大及灰巖夾層多等改造難點,攻關團隊應用中國石化自主研發的175兆帕超高壓壓裂裝備,采用超高壓高排量穿層擴縫等改造模式,“一段一策”動態優化參數,在地下5300米的高壓地層中開辟出一條縱橫交錯的“人造氣路”。超深水平井體積壓裂的順利實施,可將氣藏最深、最遠處的資源全部收入囊中,助力實現氣藏效益開發最大化。
中原油田首席專家彭君表示,中原油田正著手編制普光探區二疊系頁巖氣整體勘探開發方案,推動實現資源高效轉化。同時,超深層地質評價、物探技術和壓裂工藝的持續升級,也將進一步提升普光地區勘探開發效率,讓“深地禁區”加速轉變成為“深地糧倉”。
(圖片由中國石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