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垠
“做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需要我們共同努力,這既是科技界的事情,也是金融界的事情。”5月22日,科技部副部長邱勇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說。
近日,科技部會同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等部門聯合印發《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以下簡稱《政策舉措》)。
“這次印發的《政策舉措》,既是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以科技創新需求側為牽引,加快破解金融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難點堵點的一項系統性部署和安排。”邱勇介紹,文件起草過程中,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推動科技創新需求側和金融供給側同向發力、同題共答、同責共擔,建立了科技金融的政策框架體系,構建了科技金融發展的“四梁八柱”。
實現科技和金融“雙向奔赴”
作為一項實現科技和金融“雙向奔赴”的基礎性、引領性制度安排,七部門聯合印發的《政策舉措》聚焦創業投資、貨幣信貸、資本市場、科技保險、債券市場等7個方面,提出15項政策舉措,既有存量政策的迭代升級,也有增量政策的創新供給,可謂“干貨”滿滿。
具體而言,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引導創業投資“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用好用足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信貸支持;發揮資本市場的關鍵樞紐作用,支持科技型企業直接融資;發展科技保險,更好發揮創新風險分擔和補償作用等。
創業投資是支持科技創新的重要生力軍。“《政策舉措》重點圍繞暢通創業投資‘募投管退’全鏈條推出一系列新舉措,提出擴大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范圍、支持創業投資機構發債融資等,讓創業投資的募資來源更加廣泛。”邱勇說,特別是優化國有創業投資的考核評價機制讓國有創業投資的耐心更足、定力更好,真正成為點燃中國科技創新的“高能燃料”。
邱勇認為,《政策舉措》在資本市場方面有兩大亮點,一是建立健全科技型企業資本市場“綠色通道”機制,深化科創板、創業板改革,為企業創新成長提供更加適配、更加包容的制度支撐;二是創新性地提出建立債券市場“科技板”,為科技創新籌集長周期、低利率、易使用的債券資金。
在談到制定《政策舉措》有哪些主要考慮時,邱勇表示,七部門在文件起草過程中,聚焦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新情況新問題,努力為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的實施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服務,重點突出三方面:首先,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同時發力,推動科技和金融“雙向奔赴”;其次,堅持系統觀念,釋放政策“組合紅利”;最后,注重協同發展,推動各方力量“攥指成拳”,形成推進合力。
值得關注的是,《政策舉措》聚焦科技創新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融資需求,強化多元化、接力式的金融支持。比如,為創業投資“引流”“疏堵”,提出發揮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作用,鼓勵金融資產投資公司、保險資金、社保基金等參與創業投資等措施。此外,《政策舉措》還要求強化科金協同、央地聯動等。
“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正加速形成
在債券市場設立“科技板”,是此次文件的一大亮點。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朱鶴新透露,目前市場各方響應積極,多家機構已注冊或已發行科技創新債券,目前已有近100家機構發行超2500億元科技創新債券。下一步要共同建設好債券市場的“科技板”,希望持續完善配套支持機制,讓“科技板”能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證監會首席風險官、發行監管司司長嚴伯進介紹,2024年以來,證監會相繼出臺“科創板八條”“科技十六條”“并購六條”等政策文件,使新上市公司的科技含量不斷提升,科技企業并購重組更加活躍。
2024年,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超9成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或高新技術企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等領域,形成了上市公司集群,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領域的代表性“硬科技”企業實現上市融資。
與此同時,私募股權創投基金支持科技創新持續發力,債券市場直接融資作用不斷凸顯。目前,科創債累計發行1.2萬億元,2024年共發行539只,發行規模0.61萬億元,募集資金投向半導體、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領域。
“總的來看,資本市場改革效應在不斷放大,支持科技創新的產品、工具和服務體系持續健全,‘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正在加速形成。”嚴伯進說。
構建與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
談及如何持續構建與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金融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長郭武平將其概括為“345”科技金融服務體系。“3”是政策體系、產品供給體系和專業組織體系;“4”是科技金融4項試點,即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科技企業并購貸款試點、知識產權金融生態綜合試點,主要是為了讓科技企業獲得更多的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支持;“5”是發揮5類金融機構各自服務優勢。
“近期出臺的《政策舉措》,對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提出更加具體的工作舉措。”朱鶴新表示,人民銀行將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包括提升科技貸款的投放強度和服務能力,建設債券市場的“科技板”,培育完善科技金融生態體系,提高科技要素密集地區的金融服務水平,著力推動北京、上海等13個重點地區優化區域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邱勇希望通過《政策舉措》的深入實施,實現三方面效果:即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長效投入機制,建立面向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的金融支持安排,著力突破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瓶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