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5月14日上午,科技日報記者見到濟南金勝星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勝星”)董事長楊朝迪時,他剛接待完一批外國客戶。談及近期公司的出口業務,他坦然地說:“不論國際貿易市場如何風云變化,需求總是有的。對我們企業來說,要敢于走出去。”
金勝星是一家研發生產數控雕刻機、激光光纖機等數控設備的高新技術企業,多年來面向國內外提供高品質數控設備。前不久,楊朝迪帶隊參加了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當公司展示出一款搭載智能算法的五色3D廣告字打印機時,瞬間吸引了一批國外采購商圍觀。面對這些來自巴西、越南、吉爾吉斯斯坦、土耳其等國家的采購商,他們用打印機現場演示了“一鍵生成3D彩色字體”,引來陣陣贊嘆。
21年前,金勝星技術人員研制出山東省第一臺高速齒條型雕刻切割機。從那時起,科技創新便融入了該公司的成長基因。在金勝星的展廳里,一整面墻的專利證書便是其超強研發能力的證明。楊朝迪介紹:“我們掌握了全產業鏈,產品全、產品多,性價比高,這是優勢。”他不無驕傲地說,海外客戶到了金勝星,基本上可以實現“一站式購齊”。
金勝星究竟如何馳騁海外的?對此,楊朝迪同記者分享了兩句話:一句話是“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另一句話是“西方不亮東方亮”。
2018年以前,美國是金勝星的重要市場。然而,貿易環境的變化,讓楊朝迪開始警覺并調整策略開拓其他市場。“2023年之前的相當一段時間內,我們對俄羅斯出口一度占到了公司銷售產值的55%。但后來大家都知道,國際形勢影響了我們的市場。”之后,楊朝迪分散布局海外市場。“不能過多依賴單一國家,這樣風險太大。”他說。
對于“西方不亮東方亮”,這家出口導向型企業用行動給出了解釋。“兩年前,我們就開啟了‘B計劃’,即告別單一大市場,面向全球織網。”楊朝迪說,企業將業務重心轉向東南亞、中東以及非洲。并且他們加大了研發投入,提升了產品附加值。
金勝星外貿總監張倩男告訴記者,短短兩年間,他們的設備在東南亞市場的保有量激增300%。
政府支持和政策利好也讓金勝星底氣更足。
“今年廣交會上,我們現場成交了4單,另外還有10個意向客戶正在洽談中。”張倩男說,這是他們第二次在“中國外貿第一展”廣交會上露臉;首次參展是在2024年,正是市、區的聯合舉薦,為他們提供了接觸全球客商的機會。
更讓張倩男感到貼心的是,當地政府還為像他們這樣的外貿企業提供了出海參展補貼,同時組織海外訪問團來公司交流洽談,幫助企業了解最新的海外市場情況、保稅區利好政策等。“這不僅讓我們在復雜國際形勢下揚帆遠航,還幫我們開拓了新的跨境電商渠道。”張倩男說。
“要把別人的‘高墻’,變成自己躍向更高處的‘跳板’。”楊朝迪說,沒有什么能夠嚇退中國人,科技創新的產品給了我們足夠的底氣,這是我們打開海外市場的“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