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定坤
近日,美國政府為遏制中國芯片發展再次“出招”。5月12日,美國商務部發布指導意見,警告“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華為昇騰芯片都將違反美國的出口管制”。13日,該部修改措辭,刪除“世界任何地方”的表述,但仍警告業界使用華為芯片存在風險。我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5月21日在談話中指出,美國此舉企圖在全球禁用中國先進計算芯片,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和保護主義做法。
此次“出招”代表著美國政府對華芯片戰略進入一個新階段。之前,美國主要通過科技層面的打壓,如限制對華出口高級芯片、對中國半導體行業實施技術禁運等方式防止中國獲得先進芯片設計和制造技術?,F在,美國開始著手阻止中國先進芯片出口,試圖通過剝奪外部市場的方式削弱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潛力和國際影響力。
從科技到市場,美國在升級打壓手段的同時,也在事實上承認了此前技術封鎖的失敗。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肯定了中國芯片產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階段性成功。正如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日前表示,美國限制向中國出口先進芯片的管制措施是失敗的,這給了中國企業“加速自身發展的精神、活力以及政府的支持”。4年前,英偉達在中國擁有95%的市場份額,現在只剩下50%,其余份額都被中國技術公司搶占。
就在短短幾年前,美國政府也對中國科技企業揮舞過市場大棒,針對的技術是5G。當時,美國試圖組建所謂“清潔網絡”聯盟,提出“5G清潔路徑”,要求各國棄用中國華為等“不可信”的IT設備商。中國的5G市場拓展到哪里,美國政府就跟到哪里去游說掣肘、威逼利誘,不惜動用外交力量也要擠壓中國5G的市場空間。
但在中國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面前,這些政治操弄和霸權打壓都是徒勞的。據位于丹麥的電信行業咨詢公司斯特蘭德統計,到2024年第四季度,32個歐洲國家中三分之一的5G站點仍然使用中國網絡設備。預計到2028年,中國5G設備在歐洲的市場份額仍然可以占到29%到32%。英國LightReading新聞對此報道稱:“華為在歐洲5G領域幾乎沒有受到削弱”。
事實上,無論是技術封鎖還是市場絞殺,美國不會得逞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一直奉行“損人利己”的霸權心理。正如黃仁勛在接受科技博客Stratechery采訪時所說,美國應該通過超越創新、加快步伐贏得勝利,不能要想獲勝,就把別人拉下馬,“我們阻礙別人前進,反而會激勵他們更加偉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國對華芯片的限制打壓走上了邪道,必然會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