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何亮
記者從三峽集團獲悉,8月16日,在三峽江蘇大豐8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我國首個搭載氣象雷達的海上升壓站完成安裝,該設施將實現海洋氣象精細化監測與海上風電場高效運行的協同應用,為海上清潔能源開發提供新模式。
海上升壓站作為海上風電項目的“心臟”,是連接海上風電機組與陸上集控中心的樞紐,負責電能傳輸與信息交互。在三峽江蘇大豐8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建設中,三峽集團與江蘇省氣象局合作,開創性采用“聯合設計、同步施工、整體吊裝”模式,將氣象雷達與海上升壓站融合,降低氣象雷達造價30%,縮短工期50%。
據了解,該海上氣象雷達采用當前國內最先進的雙偏振S波段技術,具備62.5米分辨率的高精度探測能力,監測半徑覆蓋230公里海域,相當于在廣闊深遠海域安裝了精準洞察天氣變化的“天眼”。
三峽集團江蘇分公司執行總經理李濤介紹,通過氣象雷達精準監測,運維人員可提前根據風況調整葉片角度,提高風能利用率,增加3%到5%的發電量。同時運維人員可提前1到3小時,對海上局部突發的強對流天氣進行預警,預計提升全年有效運維窗口期30%,未來還將更好發揮協同作用,為海上風電項目安全穩定運行提供堅強保障。
(圖片來自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