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何亮
“賽事期間,參賽人員和市民游客累計3萬余人次參加世運廣場活動;運動員、嘉賓超2500人次參與城市文化體驗活動……他們深入大街小巷,看熊貓、品美食、逛茶館、購特產,感受成都的濃濃煙火氣。”8月17日,成都世運會賽后新聞發布會在世運會主媒體中心舉行,成都世運會執委會執行副主席兼秘書長、成都市副市長許興國表示,成都世運會既是一場體育盛會,也是文化交流的盛會。
體育成就與文化交流并行綻放
“在這17天里,成都不僅僅是一座主辦城市,更是一個‘家園’——體育成就與文化交流并行綻放的地方。”發布會現場,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副主席湯姆·迪倫對成都世運會給予高度評價。“感謝你們打造了一屆令人難忘的世界運動會。”湯姆·迪倫表示,成都世運會精細的賽事組織和周到的服務保障,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成都世運會期間,參賽人員沉浸式體驗中國書畫、蜀繡、皮影、竹編、剪紙,這樣的場景時常出現在世運村;市民、游客參與軟式曲棍球、腰旗橄欖球等世運會項目的體驗活動,成都世運廣場經常人聲鼎沸。成都世運會不僅呈現了精彩的賽事,也帶來了豐富的文化交流活動。
成都世運會即將落下帷幕,也為成都留下了豐厚的“世運遺產”。湯姆·迪倫透露,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已與成都體育學院簽署備忘錄,共同建立體育研究與推廣中心,用于推動中國乃至全球非奧運動項目發展。
許興國表示,成都世運會籌辦充分實現了城市功能品質、經濟發展動能、全民健身服務“三個提升”,賽后7個臨建場館繼續用于體育鍛煉,采購的器材設備將統籌用于體育人才培養、全民健身等。
傳統項目與新興項目同樣精彩
本屆世運會中,中國傳統體育項目龍舟、武術等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呈現了多場精彩賽事。
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主席何塞·佩魯雷納說,本屆世運會的一大成就,是成功將龍舟等中國傳統體育項目納入競賽日程。同時他也表示,世運會將保持開放態度,不斷吸納更多的傳統與新興體育項目。
除龍舟項目以外,武術同樣是本屆世運會中備受關注的運動項目。“武術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四川籍運動員高久尚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武術不僅是競技運動,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他將積極參與本地賽事推廣,助力武術和旅游融合發展,讓游客在領略巴蜀風情的同時體驗武術魅力。
成都世運會即將落幕,更多精彩靜待延續。據悉,目前,成都正積極申辦2026年亞洲大洋洲六人制棍網球錦標賽、2029—2031年射箭世界杯等更多群眾喜愛的高水平賽事,持續擦亮世界賽事名城金字招牌。
賽事精彩無限,城市魅力無窮。成都世運會期間,來自全球的參賽者也從賽場走上街頭,體會獨特的成都魅力。“當我們的團隊走進活力四射的賽場時,成都觀眾的熱情令我們驚嘆!”成都世運會美國啦啦操—花球運動員艾莉森·霍夫特感慨道,此次世運之行除了參賽之外,還在成都看到了大熊貓、川劇,品嘗了火鍋,乘船游覽了城市,這一切令人印象深刻。